您好,欢迎来到亿丰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!全国服务热线:0371-60961486
▲从以上图片中可以看到,商品薯的第一大障碍是蛴螬
2018年下半年全国大部分地区出现暖冬,冬季干旱少雨,外部环境适合蛴螬等地下害虫在土壤中越冬,增加虫口密度,进而增加了2019年甘薯种植季节的地下害虫防控压力。
2019年6月29日河北唐山滦南县发现金针虫、蛴螬危害甘薯;
2019年4月8号河北保定高阳县种植户发现黄褐丽金龟;
2019年6月15日河北保定高阳县发现2龄幼虫,已经开始危害甘薯;
2019年6月29日河北唐山滦南县发现金针虫、蛴螬危害甘薯;
2019年7月2日河南焦作武陟县使用黑光灯诱杀的暗黑金龟子。
以上几个地区的反馈验证了笔者的判断,2019年是甘薯田蛴螬爆发年份,在此提醒各种植区的薯农朋友一定要及时防控,以免造成损失。
首先我们熟悉一下蛴螬的种类和发生规律:
▲上图为蛴螬成虫的种类
蛴螬发生规律:蛴螬一到两年1代,幼虫和成虫在土中越冬,成虫即金龟子,白天藏在土中,晚上8~9时进行取食等活动。蛴螬有假死和负趋光性,并对未腐熟的粪肥有趋性。幼虫蛴螬始终在地下活动,与土壤温湿度关系密切。当10厘米土温达5℃时开始上升土表,13~18℃时活动最盛,23℃以上则往深土中移动,至秋季土温下降到其活动适宜范围时,再移向土壤上层。
每头雌成虫平均产卵100粒,卵期10天。幼虫即蛴螬共3龄。1、2龄期较短,多出现在7、8月份,食量较小。9月份后大部分变为3龄,食量猛增,第3龄期最长,越冬后又继续危害到5月。
每年7-9月份为蛴螬的防治关键期,幼虫的危害高峰由南至北依次稍有推迟。
防治方法:
蛴螬种类多,在同一地区同一地块,常为几种蛴螬混合发生,世代重叠,发生和危害时期很不一致,因此只有在普遍掌握虫情的基础上,根据蛴螬和成虫种类、密度、甘薯移栽时间等,因地因时采取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,才能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。
加强预测预报
做好预测预报工作。调查和掌握成虫发生盛期,采取措施,及时防治。
由于蛴螬为土栖昆虫,生活、危害于地下,具有隐蔽性,其危害性主要在作物苗期猖獗,一旦发现严重受害,往往已错过防治适期。为此,对此类害虫必须加强预测预报工作。调查的时间一般从秋后到播种前进行。
化学防治
从现在到9月份主要采取的防治方法,此时防治蛴螬的比较奏效的方法就是化学防治,根据蛴螬种类、甘薯移栽时间、甘薯田间生长状态、及时到地里刨出红薯调害状态和虫口密度、结合采用的药剂持效期制定灵活的防治方法和适当的用药量。
1、根据计划收获期制定用药时间和用药量
2、根据所选药剂的持效期制定用药时间和用药量
3、防治药剂推荐:
建议大家选择:毒死蜱微胶囊、辛硫磷、高效氯氟氰菊酯等药剂进行防治。
农业防治
实行水、旱轮作;在上季秋季作物生长期间适时灌水;不施未腐熟的有机肥料;精耕细作,及时镇压土壤,清除田间杂草;大面积春、秋深耕,并跟犁拾虫等。冬前土层上冻1-2厘米时深翻地可把越冬幼虫翻到地表使其风干、冻死或被天敌捕食,机械杀伤,防效明显;同时,应防止使用未腐熟有机肥料,以防止招引成虫来产卵。
物理方法
有条件地区,可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,减少蛴螬的发生数量。
生物防治
利用茶色食虫虻、金龟子黑土蜂、白僵菌等。
Copyright2017河南亿丰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豫ICP备17019506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