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来到亿丰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!全国服务热线:0371-60961486
近年来,很多薯友反映,取食红薯叶的“肉虫”越来越难防治!

连续用药几次了,还是打不住!原来效果很好的药,再用时,防效降低!已经加大药量,效果依旧不理想!

遇到以上情况,该怎么办?
下面小编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,并提出可行、有效的应对措施,供广大薯友参考。
危害特点
这里所说的取食红薯叶的“肉虫”通常指鳞翅目害虫的幼虫。
肉虫(鳞翅目害虫的幼虫)具体有甘薯麦蛾、斜纹夜蛾、甘薯天蛾、青虫类等害虫。

这些“肉虫”分布广泛,在全国各甘薯生产区均有发生;主要啃食叶片,形成大量的孔洞、缺刻,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,造成减产,严重时,可将叶片吃光,仅留下叶脉和茎秆,植株逐渐枯死。
▷发生代数多 年发生一般在3代以上;
▷危害周期长 6-9月虫量最大;
▷高温干旱条件,发生更为猖獗。

麦蛾危害状

斜纹夜蛾危害状

难防治的原因:害虫产生抗药性是造成难防治的主要原因。
物竞天择,适者生存,是亘古不变的规律,在普遍使用农药的大背景下,害虫为了生存,不断进化,本能地提升自身的抗药性,另外我们的不科学用药也诱导了害虫抗药性的产生(比如:缺乏预防意识,过度依赖化学药剂防治,反复多次使用同一种或同一类型的农药,随意加大用药量,施药不均匀等,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害虫抗药性产生的几率。)
应对措施
(01)综合防治
◇首先,经常去田间查看虫情,抓住最佳防治时机,最好在害虫发生初期施药防治,此时害虫抗性弱,易达到较好的防效;
◇其次,注意清除田间及地边杂草,灭卵及初孵幼虫。
◇再次,在防治适期进行化学药剂防治。
(02)科学施药
建议选择作用机理独特、不易产生抗药性的新型药剂,比如虱螨脲、茚虫威、虫螨腈、虫酰肼等;这些药剂合理混配、轮换使用,并适当添加增效剂,叶面均匀施药。防效好,持效期长。施药时间以下午4点以后最好。收获前15天停止用药。
总之,针对难防治的“肉虫”

Copyright2017河南亿丰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豫ICP备17019506号-1